新年伊始,著名书画家麻凡的新著《麻凡诗草 · 听兰斋说石 》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。
《麻凡诗草· 听兰斋说石》是麻凡所著“麻凡诗草”系列之一,也是集画册、诗集、影集为一体,书中有六十帧麻凡收藏奇石照片、六十首麻凡自提咏石诗词、六十幅书法作品。每帧奇石照片,题一首咏石诗词,配一幅书法作品,可谓是奇石、诗词、书法三峰并峙,珠联璧合,赏心悦目。在此之前所出版的《麻凡诗草· 听兰斋说兰》取得了不俗的反响,《麻凡诗草· 听兰斋说石》想必也会不负读者的期望。
奇石不仅是大自然的造化,而且有着丰富的人文功能:怡情功能、观赏功能、审美功能、品鉴功能、交友功能、升值功能等。正因为如此,藏石界有这么一句流行语:“居有石则安,厅有石则华,斋有石则雅,园有石则秀,水有石则清,人有石则贵”。
麻凡虽然不是专业藏石家,但他对奇石欣赏的独特眼光,对石文化的深刻了解,使得他常能慧眼发现奇石所蕴藏的自然情趣、人文情怀和鉴赏价值。麻凡得到一块奇石,总是要再三把玩,手摩目追,待到心石相通,兴致炽起,便为奇石赋一首诗,或填一阕词。石中可闻圣贤之道,赋诗作词可享文脉之泽。这便是麻凡与众不同的赏石之道。
麻凡认为,奇石的形成过程各不相同,充满着极具梦幻色彩的“神话”传奇,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造化所为。但是,如果没有慧眼发现,如果不赋予奇石以人文历史因素,这些奇石也只能与粗石、陋石混然一体,泯然众矣。
东方人含蓄、内向,讲究传统,赏石活动始终离不开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。赏石的目的,托物而抒发内心世界,借景而追求美好境界,使其含情而能达,会景而生心,文学艺术,哲学思想、人文精神贯穿了全部。
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观察,东方赏石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深是不言而喻的。中国传统文化对藏石、赏石的影响不仅仅在物象上,更多的是在文化内涵上。在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,从女娲炼石补天,到精卫衔石填海,从石猴出世到宝玉通灵,石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
麻凡藏石、赏石、鉴石、咏石,本是他生活真趣所然,已成为他生命不可却少的一部分。按照麻凡在此书的自序中所言:“本意只为留以自飨,然朋友们皆说:独乐乐何如众乐乐!其言善也,于是,将奇石翻拍为照,诗词书写为帖,集为一册。今之书成,不为传世,不为求虚名,但求也同好者共享。”
此言极是。
本站由华籁网络提供技术支持,未经麻凡书画网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本站任何数据,否则必究!
CopyRight 2009-2012 mafanshuhu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版权所有:麻凡书画网 - 艺术家麻凡作品展示官方网站